第14章 这个盲盒,你敢开吗?35(2 / 2)

  皮克读懂马龙的表情,“听兰茨先生提到过一位认真负责的记者朋友,我大胆猜测您就是了。您写得专访很不错,我读了好几遍。”

  马龙有些意外,做实习记者至今,这样面对面地直接夸奖真不多。

  “您好,我是马龙。这里碰碰运气,想委托你们出版社转交一封给兰茨先生的短信。就像你们转交读者来信那样。”

  皮克却笑着招呼人一起进出版社。

  “何必转交,直接去里面等一等。还有十分钟左右,兰茨先生会来办公室,有事你当面说就好。”

  此处,皮克省略了一段话。

  如果马龙来找就把人留下,这是珀尔的意思,否则他也不会清楚了解马龙的长相。

  马龙有些不自然地点头,这个邀请切断了他刚才萌生的退意。

  皮克自来熟地聊起了天,说他远在法国南部读到了马龙的专访。

  将其遣词造句天花乱坠一顿夸,充分展现了法国人在使用英语时也不耽误语言浪漫。

  “正是您的鲁滨逊二世的专访深深震撼了我。让我想着如果能与兰茨先生合作一次就好了。

  说来《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》这本书能由我负责出版,您的专访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

  马龙被夸得不好意思了,他真没觉得自己如此重要。

  “您过奖了。专访报道出色,因为经过了兰茨先生修改润色,我真的不敢邀功。”

  “请别看轻自己。”

  皮克觉得马龙不够自信,“您有很棒的优点!换一个记者可能就会曲解兰茨先生的说话,但您能做到真实还原。”

  这是事实。

  虽然马龙作为记者不够强势,但换个角度也是优点。

  珀尔如果接受资深记者的采访,没法润色修改对方的采访稿,提出的定稿意见也不一定能被百分百完美表达。

  皮克很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。

  马龙被说服了。再看皮克,发现了他浮夸外表下的深刻内涵。不愧是兰茨先生选择的出版人,是由独到独到之处的。

 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进入了巴黎新势力出版社。

  这里与《伦敦时报》的氛围截然不同。

  瞧着员工们桌上花里胡哨的摆件,办公室内的鱼缸、古怪造型盆栽,甚至还有一具立在转角处的人形骷髅骨架。

  与其说这是出版社,倒不如说是一个古怪藏品小型博物馆。

  职员们岂止见怪不怪,其自身穿着也与办公室气氛相映成趣。

  有点羡慕。

  马龙被引到了会客室,瞧着超大玻璃箱内的蕨类植物放肆生长,仿佛围观了春天在绽放。

  他开始相信,珀尔在新书宣传中提到的被巴黎巧克力吸引,那样看似随意至极的签约理由是真的。

  这里让人觉得舒服,不觉得难以度日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