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那么厚的大清律,难道还真有奇葩整本背下来?152(2 / 2)

就这,康熙还补刀:“别说咱们爷几个,就是老大、老十也都能将大清律倒背如流。”</p>

这是说他连皇子里头最不学无术的大哥、十哥都比不过?</p>

贬低还是激将?</p>

胤祄有点摸不清楚,但他确定自己都不想要。</p>

所以他原地耍赖,搂着康熙的腰假哭:“汗阿玛何故辱儿子至甚?”</p>

一哭二闹三上吊警告。</p>

康熙果然被吓住,果断改口:“不过他们都多大了,你才多大?且那俩混账也不是勤勉好学,只惦着把大清律背熟背透,方便钻空子而已。”</p>

贬低不行,激将白搭的胤祄大眼睛瞬间晶亮,狠狠心动了:[掌握规则,才能更好钻空子么?大哥、十哥我辈楷模啊!学起来,这个必须学起来,嘿嘿嘿。]</p>

康熙:……</p>

不行,不能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了,否则他保准得忍不住打孩子!</p>

到时候臭小子一生气,还不知道在心里暴他多少黑料呢。</p>

为了彼此的脸面与薛定谔的父子情,康熙明智地转移了话题,看向从进殿起就没得到哪怕多一个目光的戴名世身上:“你怀疑赵熊诏作弊,可有证人、证据?”</p>

戴名世如实回答。</p>

康熙沉默,也是服了这家伙的憨直。</p>

竟只以些许莫须有的猜测,直接找到了玻璃厂,把事情捅到御前。都不怕结果非他所想,好不容易才被赦免的小命儿重又丢了去么?</p>

戴名世见他沉吟,还以为皇上又犯了偏心病,试图偏袒爱重的臣子呢。</p>

忙重重磕头,连说了三个听起来异常,但实际都算不得证据的点。</p>

胤祄也急忙跟着敲边鼓,反复强调科举的重要性。身为国家基石,关乎朝堂安稳甚至国之兴衰等等。</p>

怎么严重怎么来。</p>

同时还建议查查提审戴名世的刑部官员,看看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猫腻。就惦着拔出萝卜带出泥,让对赵申乔不利的证据来得更猛烈些。</p>

康熙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保泰:这俩声势浩大进宫,结果就这么点儿准备?凭啥?</p>

保泰扶额,心说可能凭他们一身是胆吧。</p>

但实际上,他是半点不会塌胤祄台子的:“汗阿玛,侄子也觉得十八阿哥跟戴名世所言有理。正所谓无风不起浪,空穴不来风。到底事关科举,事关国本,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。”</p>

“儿臣附议。”</p>

“儿臣附议。”</p>

太子跟十三同时站出来,异口同声表态。</p>

结果怎么样暂且不论,与弟弟共进退的好兄长形象他们必须得立稳。</p>

晚了须臾,就直接被偷家的康熙咬牙:这些个逆子,果然都是生来讨债的。</p>

但……</p>

小家伙紧紧搂着他腰,小胖脸还在他身上蹭了蹭,说他不是多事,是怕其中真有龃龉伤了汗阿玛圣明啊!</p>

这哪个当阿玛的能顶得住?</p>

为爱子脸上笑容长存,哦不,为了维护大清科举公正。康熙大手一挥:查,狠狠地查,一查到底!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