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241节(2 / 2)

  多尔衮的大清军队和土默特部在丰州对峙了两个多月,期间大战皆是土默特部战败,不过土默特部硬是坚持了下来,没有溃败也算是个奇迹。

  不过土默特部快要支持不住了,溃败近在眼前。

  现在北方大战日趋紧张,南方洛阳一线双方数十万大军云集。

  而我们的李大人那是一点都不着急,也不怎么关心。

 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夏收,马上有粮食到手,俗话说有粮在手,心里不慌。毕竟朝廷的太仓粮库快要空了。

  户部左侍郎宋应升主管农业,那是头发都要急白了,要是京师一旦断粮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还好终于坚持到夏收,朝廷再次派出大量的官员甚至是观政的新科进士下地方,监督地方夏收,不可让任何事情耽误收割。

  崇祯十六年的上半年总体来说还算得上风调雨顺,即使有些地方出现旱灾,朝廷早就在地方出资修建了大量的水井。

  而历史上在崇祯十六年北方肆虐的瘟疫并没有出现,这次瘟疫主要的原因是鼠疫。

  李适在京师周边全面的治鼠下,老鼠无处遁逃,基本断绝了传播途径。

  捕鼠五文钱一只是京师贫苦百姓新生活的第一桶金,也是京师经济繁荣的起点。

  原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狗子张牧之,靠捕鼠发家。后来又和兵部衙门搭上了关系,靠着承接兵部武器零部件发家致富。

  又学着狗剩家的赵氏木业工坊,张牧之也开了一家张氏工坊。在通州建立了一个工坊,工人高达百人,主要承接兵部武器零部件。

  小小年纪便成了一个名声响亮的大商人,面对父母让他进学,张牧之表示读书哪有做生意香。

  以前京师出现了大量的家庭作坊,后来朝廷不允许在京师城内建作坊,再加上铁路兴起后,京师到通州的距离可谓近在咫尺。

  于是大量的工坊便建在通州地区。

  如今京师城内只剩下织造局等朝廷的工坊,任何私人的作坊全部搬迁到了城外,毕竟京师人口众多,看着架势人口还要不断增加,如何挤得下。

第354章 孙传庭再出潼关

  陕甘总督孙传庭,在李适的支持下迅速编练了五万新军,又在渭河平原招募流民大肆屯田。

  只待秋收后粮食充足出关和李自成决战,一雪前耻。

  见今年风调雨顺,肯定是个丰收年,孙传庭便在潼关附近修建了大量的粮库,好存放秋粮。

  这天孙传庭正在巡视新建的粮库,在粮库上画了一根线,对身边的主薄说道,

  “以后存粮不得低于此线,此线牵一发而动全身,可谓是我军的生死线。”

  这时孙传庭的师爷邓天伦快步走来,大声说道,

  “东家,朝廷的新命令,要我们立刻出兵河南,讨伐李贼。”

  孙传庭顿时黑着脸,不悦的说道,

  “士卒训练不足半年,粮草更是没有,这肯定是皇上的命令吧。”

  邓天伦顿时大惊,

  “东家你怎么知道?”

  孙传庭无奈的摇摇头说道,

  “这不是正常操作吗?也只有当今的皇上会这样指挥。”

  邓天伦再次大惊,东家现在居然敢腹诽当今的皇上了。

  只见孙传庭又说道,

  “李相可有命令?”

  邓天伦当即说道,

  “李相有私信,要我们出兵河南,但是以保全自我为第一要务,万万不能深入腹地和李贼决战。”

  孙传庭点点头,

  “李相果然知兵,我军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,待到粮饷充足以后才能和李贼决战。也就只有当今的皇上急不可待的想要一口气将李贼给消灭。”

  “饭要一口口吃,路要一步步走。当今皇上就是太急躁了,这可要不得。”

  “不过本官身为大明的臣子,既然朝廷有令,李相又是本官的恩主,那么此次就不得不出兵了。”

  “可是这出征的粮草又该如何解决,朝廷可有解决办办法,不是又要我们自己解决吧?”

  只见邓天伦点点头,孙传庭顿时怒火中烧,

  “这粮食才刚刚种下去,秋天才能收获,本官能凭空变出粮食?”

  邓天伦赶忙说道,

  “李相私信有安排,让我们找藩王借粮。”

  孙传庭顿时眼睛一亮,但是马上又黯淡下来,

  “以前我们不是没有借过,每次都拿几百数千石打发我们。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