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临危受命(二)145(1 / 1)

 朝上文武官员议论纷纷,大多数的人都认为:燕国是秦国最强大的敌人,现在他们被晋军打败,亡国在即,秦国正好去掉心腹大患。更有人认为,从前桓温率领部队抵达灞上,长安危在旦夕,我们向燕国求救,燕国不但不救,反而落井下石,趁机攻占秦国的土地,而今桓温攻击燕国,我们何必多此一举!而且燕国一直与我们为敌,为什么要去救它。也有人认为:一旦燕国覆灭,晋军必然西征,秦国也难以自保,唇亡齿寒,应该马上出兵救援。 众说纷纭,苻坚一时难以决断。 退朝之后,苻坚单独找王猛问道:“刚才朝上丞相为何一言不发,难道丞相也不同意出兵救燕吗?” 王猛道:“朝堂之上,众说纷纭,而且耳目众多,是否出兵救燕,陛下一人决断便可以了。” 苻坚道:“刚才众卿皆言,燕国地大兵强,晋军不一定可以消灭燕国,燕国并不是秦国的藩属,一向与我国为敌,虽说承诺割让虎牢关以西的千里土地作为酬劳,但燕国君主向来无信,我们没有必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救它。” 王猛道:“皇上也认为是这样吗?” 苻坚沉思半响道:“众卿所言似乎也有道理,我们冒险救燕,实际没有多大好处。燕国虽说割让虎牢以西土地,但燕国一向倚仗强大的武力,强横而无信,他们的危机一旦解除,难保不会反悔,我们岂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!” 王猛面色严峻道:“众人之言误君,绝不可取。燕国虽然强大,但慕容评绝不是桓温的对手,桓温此次伐燕正是利用燕主无能,太后预政,慕容评与慕容垂内斗的机会大军北上。桓温此人野心很大,一直想取代江南司马氏,所以这次是他建立威望的最好时机。如果桓温占领全部崤山以东的地区,大军推进到洛阳,以晋天子的名义征召幽州、冀州的武装部队,聚集并州、豫州的粮食米谷,进击崤山、渑池,这样中原的广大地区将尽落在桓温之手,秦国被压缩在函谷关以内的狭小地带,虽有关中之险,但东出的道路将被晋国大军封锁,陛下想争雄中原的雄心可以休矣。” 苻坚失色,忙道:“朕差点被众臣所误,请丞相教我。” 王猛道:“现在我们不如答应燕国的请求,派出军队进入燕国,燕兵知道我们出兵救援必士气大振,与晋军拼死相搏。若燕军胜,我们随后袭击晋军必获大胜;若晋军势大,我们可以避其锋芒,让燕、晋两军缠斗,我军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出击。桓温此人志大才疏,大军已抵达枋头,深入敌境千里,而不利用最好的良机发动攻击,反而在黄河中游徘徊不前,一旦军队粮秣供应不上情势必然发生变化,我军此时联合燕军作战,先击退桓温,使晋国大军退回江南。燕国经此大战势必疲惫不堪,国力消退,我们乘势东出陕城,夺取洛阳,挥军北上,到时中原非燕国所有,又何必在乎燕国是否割让虎牢以西的土地。这是秦国东出中原争雄天下的良机,陛下岂可错过。” 苻坚深深地向王猛一躬,感叹道:“若非丞相,大事去矣!” 苻坚马上下命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兵马两万人会合将军苟池,从陕城进入燕国,从洛阳一直挺进到颖川郡,从后包抄晋军粮道。一面派出使节到邺城报告燕帝慕容暐,秦国的援兵已经出动,配合燕国军队前后夹击晋国大军。 晋国大军的节节胜利,使慕容垂忧心万分,数度想上表请求为国出征,但自己一直被太后可足浑、太傅慕容评所猜忌,实在无法主动请缨出战,否则灾难马上就会降临。 当日慕容垂正与世子慕容令在府中讨论当前战局,门外传太子太傅封孚求见。慕容垂连忙出迎,彼此寒暄问候。 慕容垂问道:“晋国的军队连战皆捷,大军已临城下,不知朝廷可有御敌之策?” 封孚面无表情,冷冷地道:“桓温的部队训练有素,战斗力强大,这次他们利用河流直接进攻,兵士乘坐战舰,免除了陆地行军的疲惫。晋军所到之处,沿河城池望风而降。两位亲王亲自出战,慕容历全军覆没,仅逃一命,慕容臧溃败而归。现在朝廷上下已闻风丧胆,军队无心恋战,我们大势已去了,吴王殿下还是尽早收拾,保护家眷,准备跟随朝廷迁回龙城吧!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