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神童,与今古之争162(2 / 2)

 然而一个七岁的孩子,能将这样深奥的一段话复述下来,就已经很不容易了,就算是来自杨赐的教授,可这又哪里是寻常孩子能听得懂,记得住的东西?

 再说这杨赐杨彪,明明身处烈火烹油之局中,却能够跳出局外看到杨氏本身身处权势富贵顶峰之下的危局,这其实也很了不起。

 如此的家学家教,倒是也怪不得这弘农杨氏可以传承千年不倒了。

 事实上,这杨修所言其实一点也没错。

 杨氏这个四世三公和袁氏的四世三公其实是不同的,实话实说,其势力远不如汝南袁氏,人家袁氏的四世三公是自己挣来的,你个当皇帝的如果不给,人家说不定就要自己来抢了,而杨氏的四世三公则是皇帝赏的。

 袁家不算党人么?陈藩窦武专权的时期,袁汤就是两人最信任亲近的幕僚,京城中更是早有“事不谐,问文开”的流言,文开就是袁成的表字,也是袁绍法理上的父亲,意思是说,这天下有任何难办的事儿,就去求袁成,袁成一定能替你办了。

 这份权势,至少是天下第三人了吧?那怎么这如此大的党人头子最终还善终了呢?怎么那袁隗和袁逢还都混上了三公之位呢?那怎么两次党锢之祸,袁家全都屁事儿没有呢?

 看他们家的二代就知道了,杨彪还需要亲自当官,按部就班的从议郎往上升,升到九卿才能维持他的政治影响力,而人家袁绍,千方百计的通过守孝守孝再守孝,死活不肯当官,也能够以白身而决天下事,这就是最实在的差距。

 说到底,这其实还是今古文学之争,今文经学派现在真的是干不过古文了啊。

 所谓的今文学派,指的其实是西汉时候所流行的儒学学派,最推崇的是春秋中的公羊学派,拜孔子为万世先师,其实和后世大家所学的儒学都差不多,讲究个家国天下,讲究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讲究个忠孝节义,历朝历代中其实除了东汉,一提起儒家学说想得到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今文学派,这也是大汉的官学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