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文家村的夫子庙29(2 / 2)

“这倒是个好东西。”

顾海拍着树干感慨,旁边的石碑上写着这课松树植于明末清初年间,距今已经近四百年了,难得还能长得如此旺盛,在顾海看来这是这座小庙里最有价值的东西,多少景区会找棵树,下面挂一些彩带牌子什么的,就能号称许愿树、情人树什么的,和尚庙也不例外,不少挣钱。

“把墙拆掉,外面的广场做下硬化处理,前面的空地可以当停车场,嗯,景点建筑有点少,得多加些文化元素。”

顾海思考了一下,觉得大体满意,现在就要看自己是否能够拿下这座小庙的经营权了。

顾海用同样的方式爬上了墙,就要跳下去的时候,一个开着三轮车的老头喊道:“喂,你干啥呢!”

顾海骑着墙被发现也不尴尬,佟的一下跳了下去,跑到老头跟前笑道:“大爷,我是高一的学生,这不是要考试了嘛,听说咱这夫子庙挺灵验的,就来拜拜,没想到门关着。”

老头也看见顾海一身校服还背着书包,语气也轻柔了一些:“门关着你也不能翻墙啊,要不是见你是个学生,我就报警了。”

“是是是,大爷我错了,”顾海连忙道歉,然后询问道:“大爷,我问您个事,咱文家村的村委会在哪?”

“你问村委会干啥?”大爷又警惕了起来。

“我有点事情找村长。”顾海如是说道。

“这时候村长应该回家了,走,坐在后面,我真好顺路捎你一程。”

“那可是太好了,谢谢大爷。”顾海麻利的坐在了三轮车的车厢里,老头一扭油门三轮车稳稳当当的超前驶去,如今太阳已经落山,天色虽然还亮着,路上却没多少行人,顾海看着这处村落,地形平整,不远处的地里绿油油的,不知道种的是啥,路边的土堆上几棵杏花树开得正艳,远处平房、楼房混杂在一处,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庄。

“大爷,我看村里人不多啊,都干嘛去了?地里也没什么人啊?”顾海和大爷闲谈,大爷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点了支烟吸着,惬意的说道:“现在地里种啥都没啥利润,年轻人都进城买房工作了,村里也就我们这些老家伙,没多少人了。”

这和顾海分析的差不多,他点点头,又问道:“大爷,咱这夫子庙挺灵的,以前来这拜的城里人多吗?有多少?”

这可能打开了大爷的话匣子,他得意道:“那可不是,想当年集资建这个夫子庙的时候,老汉家可捐了200块,那可是八十年代的200块,能顶现在两千多,当时建好后,我们村第二年就出了大学生,考上了交大,后面附近几个村里要高考的娃娃都会来这拜拜,慢慢的考上的学生越来越多,城里人也来的不少,我记得七八年前的高考前一周,来这里拜孔子的学生家长开的车都堵了一里地,人得有好几百,可热闹了,光点燃的香火把庙里搞得烟雾缭绕的,不比青龙寺的香火少!”

“这么热闹啊?”顾海不解道:“可现在为什么没多少人了?门都给锁住了。”

“五年前还是六年前来这,村里的路还不好,外来的人开着车撞死了我们村的一个老人,本来一年到头也就高考前那么几天有人来,又赚不了啥钱,村里人意见越来越大,后面就关了两三年,这几年也就每年高考前开几天,也没几个人来了,也是,这都是封建迷信,村里的人都不太信这个了,更别说城里人了。”大爷摇着头说道,语气里有种淡淡的怀念。

顾海点点头,大爷说一天有好几百人,刨除水分,三四百的人总是有的吧,这还是只靠口耳相传,人流量算不错了,这说明文家村夫子庙原先就有一定的知名度,这一点比从零做起好了不少,顾海愈加看好这个项目。

“这就是村长家,你进去吧。”

“谢谢大爷。”顾海跳下车,望着大爷开着三轮车开走后敲了敲门:“村长,村长在家吗?”

“在呢,”一个头发乌黑脸上却不少皱纹的老汉走了出来,看见顾海,他不认识,问道:“你谁啊?找我啥事?”

顾海笑道:“文村长,我叫顾海,我想投资文家村,今天来这是要和文家村谈笔生意。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