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 刺绣(2 / 2)

但事情总还是要办的,好在人手众多,银钱也尽可支使,谢茹的灵堂很快就布置齐了,两人正商量要等李真回来再发丧。门倌却报:“少爷回来了。”这个少爷除了李真再无别人。

赵家父子都是一愣,他如何这么快就回来了?正纳闷间,就见李真大踏步进来,直奔内堂,与洛镇时候相比,李真长得壮实了行多,人也成熟了不少,只是面庞依然白净秀气,象个儒生。奇怪的是,他见白绸悬梁,黑布蒙棺,并不惊讶,到得堂前先直直跪下去嗑了三个头,站起来,吩咐旁边人取麻衣孝服换上,又给赵参施礼,礼毕见到嵘诚,先道:“这位相来就是嵘诚大哥了,李真见过哥哥。”

赵嵘诚急忙答应。赵参已先问道:“你已知你母亲去世?”

李真道:“我没出息得狠,一路哭回来了,三天前得了母亲的书信,就紧催急行的打道回府,还是晚了,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。”

赵参道:“你母亲给你书信?”

李真道:“是母亲生前所寄,伯父请过目。”

赵参拿来展开,信中所述和谢玉告诉他们的一样,只是更为详细,信最后写道:此事如哽在喉,不吐不快,从此后盼我儿自知冷暖饥寒,一生平安康乐,我与你父九泉下也可含笑。你赵伯父定将好好待你,我亦再无牵挂,这一幅‘百鸟朝凤’刺绣图,当年为娘在洛镇布局时就曾送给你当个念想,后来你也忘了,而今娘真的去了,你好好收着吧,就当看见娘一样。

赵参看完信,长叹一声,心想:按这信中的意思,她是想自尽的,却为何最后又激我出手?莫不是让我心怀欠意,好生待她儿子?又想:人都故去了,我如何可以这么想她,就算是这样,又为何要计较呢?李真总是好孩子。她有这封信,考虑得甚是周详。

却见李真又抖开了那幅“百鸟朝凤”的锈品,这下子却是再也撑不住,泪落滚滚。

赵嵘诚心里却一动,我娘去世前也交给我一幅绣品,要我留做纪念,我一直贴身放着的,正是一幅洛阳牡丹,娘说那是外婆留下的,看起来却象是与这幅百鸟朝凤合起来,才是完整的一幅呢。

正要说话,就听赵参道:“真儿,你既已全都知道,想必体谅伯父的心情,伯父想等这里的丧事一完,就将生意全部交给你和嵘诚打理,我老了,将来能看着嵘诚和你娶妻生子,就是福份了。”

李真一愣,本来他想办完母亲的丧事后,就向赵参辞行,人家父子团聚,自己一个外人还留在这里作甚么呢?好在这两年还学了些东西,不拘找个地方当个账房,作个文书总还是可以的。另外,还可以游走四方,查找洪宝。这几年来,李真寻找洪宝的心思一直未曾淡忘,几天前看了母亲的书信,知道洪宝和洪木匠的灾难竟是由母亲报仇设下的局所引发的,更是悔痛。现在听了赵参的话,就干脆将自己的心思讲了出来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