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再入莲台寺11(2 / 2)

只要他透露出净明所在,或者刘氏姐妹的藏身之处,衙门就可召集人手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将刘氏姐妹解救出来,并把净明等人全部抓住。

他叫来两个狱卒,郑重吩咐了几句,两名狱卒得令,一脸茫然的下去执行起来。

吩咐完后,他去了内衙,向周县令汇报了刚才工作。

周县令躺在床上,嗯嗯啊啊了几下,算是回应。

柳大锤也不再打扰,又回到了牢房外间,见胡三江还在牢房外间等他,便喊了一声。

“走,长卿,我带你去看看你的脸。”

拉着胡三江便朝外走。

黄门县柳巷拐角街面一间医馆。

门口屋檐上,吊着一块白底黑字帆布招牌,上书‘孙氏诊堂’,旁边一行小字:专治跌打毒伤。

一个精干小伙戴着毡帽,站在门口,十分娴熟地在接待进馆百姓。

年逾古稀的孙郎中,捏胡含须,坐在堂上,正在给一名患者把脉。

堂中几名患者,坐在一起闲聊。

聊的话题,是近期医林发生的趣事。

比如某家大夫把人医瘸了,某家坐堂的一时失误,喂错了药,某家愚妇听信行医郎中的话,把自己男人药死了……

“你们还不知道吧。咱们坐堂的医术,现在是越来越高明了。昨个外出治病,只是片刻功夫,便诊断出病人是中了毒。嘿嘿,这么高明的医术,真是闻所未闻。”

一名药童见他们聊得兴起,也参与进来。

有不少伙计认出这名小厮,是常伴孙郎中外出的药童,听他如此说,瞬间来了兴趣,纷纷出声询问详情。

药童将氛围拿捏的很好,并不回应,只是道:“具体情况,当然要问我们坐堂的。”

于是又有伙计问孙郎中具体情况。

“坐堂的,到底啥情况,和我们说说呗。”

孙郎中摇摇头,并未回应伙计们的请求,只是道:“少打听,做好手中的活就好。”

孙郎中正是昨日去衙门医治周县令的大夫。

他开医馆出方子,一般都是坐堂问诊,极少外出。

他这么做,一是为了体现自己身份价值,二是防止自己饭碗被砸。

几十年的行医,让孙郎中明白一个道理,医不叩门,有请才行。

越是端着架子不随意外出的大夫,越是受到世人尊重,而那些四方行医的走脚郎中,哪怕技术再高超,也并不受病人待见。另外,需要他亲自外出诊治的患者,一般都是病入膏肓,医治难度极大,治不好很容易受到病人家属责难。

因此,只要没人找他治病,他是坚决不会外出给人看病。

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迫不得已外出的情形,比如昨日去衙门看病,就是一个意外。

因为他是被人直接强行拉过去的。

孙郎中当时还不知道情况,以为是自己蹩脚的医术被人发现了,衙门特地来抓他回去的,吓得他两腿发软。

后来请他的人和他坦白原委,他这才知道事情真相,于是又摆出了为人医者的救济风范。

只是路上听说是县令大人,和衙门一众人等被歹人所害,亟需解毒时,孙郎中心中又是一惊,暗自叫苦。

他原本只是黄门县郊外一樵夫,靠上山砍柴为生,因经常被山虫毒伤,无钱拿药,于是摘取山上草叶自敷治疗,一来二去,便认识了几株治疗虫蛇毒伤的草药。

后来有人也被山虫毒伤,凭着他的指导治好了,于是对他颇为感激。

久而久之,很多人便知道了,黄门县有个能治跌打毒伤的砍柴人。

其中有不少知名的大夫,听闻他有医治毒虫咬伤的经验,本着交流心得,探寻医道境界的想法,也是慕名拜访。

他也不吝私藏,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,一来二去,他的名声在四里八乡也慢慢传开。

他也借此在黄门县开了这间专门治疗跌打毒伤的医馆,借此谋生。

但他毕竟只是半路出家,医术有限,哪能所有毒伤都能医治。

因此,这些年下来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乡亲不太相信他的医术了。

他自己心知肚明,也不介意。

反正依靠前些年的名声,他已经赚够了下半生的财富了。

此时一听给县令治毒,他哪能不暗自心惊,医得好也就罢了,若医不好,不仅自己名声全毁,而且还有可能得罪衙门里的这些官差。

哪知他正惴惴不安之际,抓他来的那个年轻衙差,竟然偷偷向他透露县令大人所中之毒。

这样一来,他只要正常会诊,回去后好好备药开方,解掉此毒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

这期间他也思虑繁多,一会怀疑是年轻衙差下的毒,一会又担心衙差事后,会不会对他暗下杀手。

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,这位衙差将他拉到一处角落,叮嘱他好生医治,并保证对他无任何加害之意,他这才放宽心思。

不过中间他有次曾抬眼,瞧了这个领头衙差一眼,见他眼中精光一闪而逝,心中也是了然,知道这是人家在给他上眼药,让他装作不知。

孙郎中内心惶惶,只好专心配合这位年轻衙差,将他交代的事情办好。

不过他也暗下决定,等趟过这滩浑水,就趁机关了仁安堂,回到旧宅养老,再也不问世事,免得自己卷入官场斗争当中,殃及池鱼。

好在年轻人此后并没有再要求他做什么,只是好生叮嘱他,这两日暂且别离开黄门县。

孙郎中当日也只是开了几副安神凝气的方子,让县令服下,便匆匆离开。

但回到家中,他就立马联系了几位医林好友,寻求帮助。

几名医林好友一起合计下来,有人恰巧知道如何解夹竹桃的毒,于是孙郎中连夜去那名大夫家中,要来了配方和药材,先是给周县令略微服用了一些,见果有疗效,于是一大早便领着馆里伙计开始调配,准备在中午之前将药送到衙门,以免耽误年轻衙差的事情。

胡三江和柳大锤过来时,药童正在向堂里众人,吹嘘孙郎中的医术高超。

胡三江在旁听得津津有味。

柳大锤并不在意,只当药童是在胡诌。

“孙大夫,还记得我们不?”

孙郎中此时还在拨弄算盘,一抬头,发现两名衙差站在自家门前。

其中一人脸部略微肿大,似笑非笑,正是昨日强抓自己去衙门的衙差。

“记得记得。”孙郎中忙不迭回答,将两位衙差迎进门。

“孙郎中医馆开了多少年了?”胡三江出声询问,“刚才我二人在门口,听了药童对你医迹的描述,深以为然,很是佩服。”

孙郎中老脸一红,尴尬道:“药童胡言乱语,让大人见笑了。”

“不知孙大夫配好了解毒之药了吗?”胡三江又出声询问。

孙郎中答应一声,赶忙让药童拿来配好的药包递给他。

胡三江接过药包,又让孙郎中给自己的脸消了肿,便提着药包和柳大锤一起,离开了孙郎中医馆。

孙郎中见他们走远,来到后堂,屋内早有一名阴鸷凶厉的灰衣老者在等他。

“都弄好了?”

“都弄好了!”

“就是他告诉你,周有为中的是夹竹桃之毒?”

“是的,大人,是他亲自告诉我的,连他自己都中了夹竹桃之毒。”孙郎中肯定道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灰衣老者直到现在才确定了心中猜测,他的脸上射出阴冷神色。

“哼,什么佛祖,太白大仙,都是狗屁,原来昨天他只是在装神弄鬼罢了。”

想到自己昨天和净明等人,被他各种骚操作忽悠到不战而逃,他的脸色不由得又阴沉了几分。

孙郎中见灰衣老者半晌不语,便默默关上门,退出了房间。

回到衙门,胡三江和柳大锤两人还没坐定,便收到宋财派人通知,说刘氏姐妹有消息了。

两人对望一眼,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振奋,快步来到宋财办公地方。

柳大锤性子急躁一些,还没进屋,就迫不及待的向宋财询问:“听说你有刘氏姐妹二人的确切消息了,属实?”

宋财也是刚从府衙回来,闻言回答道:“是的。是知府大人告诉我的。人就在莲台寺。”

“什么!”胡三江和柳大锤同时吃了一惊。

柳大锤不解道:“怎么会在莲台寺?”

宋财也不知如何解释,只是道:“先别问那么多了,你俩收拢一下自班人马,我们马上出发!”

胡三江和柳大锤也不再多言,二人寻了各自人马,加上宋财,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莲台寺而去。

将近中午,众人便赶到莲台寺,方丈慧明却好像知道他们会来,早已携众在寺门前迎候。

宋财内心一紧,但随即又将紧皱的眉头舒展开。

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,准备充分,再也不担心会遇到昨日那般险情。

他打量着慧明方丈,不动声色地询问:“方丈大师特地在此等候我等?”

慧明方丈宣了一声佛号作为回应,古朴而深沉的面容看不见任何情绪。

“昨日各位刚离开本寺不久,有人便向我禀报,说在后院隐约听到了女子的呼救声,老衲带着人寻声过去,才发现有两名陌生女子,被困在后院禅房地窖里。通过询问得知,这两名女子正是衙门这些日子苦苦寻觅的刘氏姐妹。老衲当时便想,既然刘氏姐妹在此,但你们当时却去后山搜救,岂不荒唐。老衲当时左思右想,为免各位中了奸人诡计,便先安排了寺内僧人去后山寻找你们,告知这里发生的情形。”

说到这里,慧明方丈脸上现出不解和担忧的神色。

“但不知为何,老衲前后派出了多名送信僧人,但久久未能得到他们的回复,迫不得已,老衲只得将此事报给府台大人,请他定夺。府台大人得知老衲传信后,也连夜派人传回书信,信中言明他已获知此事,让老衲务必安顿好刘氏姐妹二人,同时会将此事告诉给周大人,明日衙门也会派人过来。老衲于是一大早便在此等候,幸好各位今日前来,也免了老衲一场虚惊。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