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粮票被盗45(1 / 2)

不现实,根本就不现实。

这种不现实,不仅仅只是说飞机的更换。毕竟,以现有飞机的性能,就怎么讲呢?不适合飞,但不是完全不能飞。

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,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,别说伊尔-14,就是DC-3,当年驼峰航运时,也不是没有飞过高原。

就是强行飞越高原的代价,太过惨烈:

在中美联运的驼峰航线上,徐机长几人当年所在的中航公司共计损失飞机48架、牺牲飞行员168人...而当时的中航公司,总共也只有一百来架飞机。

几乎一半的家底,都折在了高原的山峰之下。

而作为战略物资运输主力军的美方,更是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、牺牲飞行员近3000人。原本拥有六百多架运输机的第十航空联队,更是有五百多架飞机坠在驼峰。

战后《时代周刊》这样描述这段历史: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、雪峰冰川间,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,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,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,这就是著名的“铝谷”——驼峰航线!

非常值得一提的是,在三十块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,一共刻有的三千三百个英烈姓名里,两千两百个名字,是美国人...

战时有战时的规则,在生死存亡之下,就是拿人命填、用血肉去堵,都是不得已,却必须要为之的行为。但在和平年景里,为了争一个“开航”的名头,再这么干,那明显就是思想有问题了。

既然风险过高,那便暂时放下,交给拥有飞行性能更好的巴方飞机,来飞这条航线。通过巴方的运行,先收集飞行情报,再努力把咱们拥有的飞机质量弄上去,这才是正常的发展路径。

或者,在此期间,也尝试进行一些高原飞行。只是没必要,一上来就干那种航程数千公里的高难度飞行。

但,话又说回来: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,可咱这报告,该怎么写?

抽刀断水水更流,借酒消愁愁更愁。

半拉汾酒,那真是让许亚林越喝越郁闷。

现实里憋屈的事,倾诉吧,也因为时代的差异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差异而不被理解。这边还没完呢,现在又来这么一个写报告的事...

凭心而论,若是要写那种类似“中巴通航不仅是两国交往上的一大里程碑,更是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。不仅强化了中巴友好关系,同时也是继往开来、互助互利、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。”之类,虚得一批的所谓思政报告。那这报告倒是容易写得很。

反正,扯嘛,谁还不会咋滴?

甚至借鉴一点后世的,诸如“一带一路”之类的概念,这个报告想写得出彩些,也不难。可作为一个穿越众,你要说许亚林的内心里,没有一点想要帮助祖国,提前规避一点坑,或者叫做做更多贡献的想法,那肯定也不太现实。

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,许亚林之前是没想过那么多有的没的。好好飞就是了,执行好每一班任务,亦是一种革命工作嘛。谁让飞行员,一般来说,除了飞行,他们也不会别的了。

可写报告的差事既然来了,这种只管动嘴皮子打嘴炮的活...

许亚林自问还是有些想法的:比如,指望现在攒出C919,那不现实。但先买点波音,这种设计相对成熟的飞机,一边用一边研究研究,那还是可以的嘛。反正后来,该买的,也还是掏钱买了。

但很明显,这些事,自己现在提了也没用,反而容易多生事端。

带着愁绪回了房,从煤炉上的锅里,接些热水出来,烫烫双脚。许亚林带着些许的愁绪与思考,进入了梦乡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晚躺在床上后,因为思考报告内容,而影响了入眠时间的缘故。翌日的清晨,许亚林并没能如往日一般,在六点起床。

一直到时间接近早上八点,许亚林才被院子里一阵闹哄哄的声音吵醒。

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,还不等许亚林从床上爬起。房门忽然被人推开,紧接着,一连三四名身着五九式藏青色警服的公安同志,鱼贯而入。

许亚林:嗯??

一个偌大的问号,在许亚林的心头缓缓浮现。

这特么,怎么个事?穿越众的身份被发现了?还是...西安那姑娘,真摔出啥子事了,完了她家人报了警,跨辖区抓捕自己来了?

“你好,同志,我们是交道口派出所的人民警察。”

警察们倒是客气,说话前还先冲着在床上,刚来得及披上衬衣的许亚林敬了个礼。要不是地方不对,这画面竟然有点扫黄打非时的处置现场...

在许亚林的房门边,更是围了不少,没有班上的妇女同志,以及各家小子们,正探头探脑地瞧着屋里的热闹。

“你们好,这一大早的,你们这是?”

快速扣好衣服口子,许亚林下床后直奔衣柜。在衣柜的底下,用来放叠好的裤子那里,许亚林堆积了不少从航班上带回来的大中华。

拿起一包后,许亚林一边拆封,准备不管好事坏事,先散上一轮香烟,做好人情;一边开口问起这些警察的来意。

返回